字不離詞,詞不離句,句不離篇。一個詞語的意義,一定要結合詞所在的語言環(huán)境去理解。同樣的詞,在不同語境中,含義是不一樣的,因為語境對于詞有選擇作用,即什么語境要求用什么樣的詞;對于詞義也有顯示作用,即什么語境顯示出詞用了什么意義。
例如:“敵人在橋頭修了一個堡壘”與“堡壘是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”相比較,前句話的語境顯示的是詞的基本義,即指在重要地點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筑物,后一句話的語境顯示的是詞的比喻義,即比喻難于攻破的牢固的關系。
語境一般可分為兩大類:
一是內部語境,即詞所在的上下文;
二是外部語境,即說話雙方所牽涉的人物、時間處所、社會環(huán)境以及表情、姿態(tài)、手勢等交際輔助手段。有些詞義,分析內部語境即可明白,有些詞義,單單研究內部語境難于準確把握,還必須研究外部語境方能了解其含義。
例如:“在人間,燈光是不會滅的一—我想著,想著,不覺對著山那邊微笑了”句中的“山那邊”,指抗日根據(jù)地;“微笑”,指作者對黨領導的抗日民族解放戰(zhàn)爭充滿了勝利的信心。之所以有這樣的理解,完全是研究寫作的特定歷史時代背景的結果。
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
與考生自由互動、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、解答。